您的位置:快网首页 >> 客服中心 >> 新闻动态 >> 互联网 >> 国内互联网 >> 文章正文 |
|
|
“网络名片”重COM轻CN 谈域名注册误区 供稿:润之康 时间:2006-12-29 13:13:10 |
熬过了三年漫长的“寒冬”,互联网从2003年年初开始全面复苏。不仅是电子商务或者电子服务这种“互联网第一线”站点的全面飚红,一些企业、机构、部门也纷纷在互联网上安家落户。但一些问题仍然没有消失。
问题一:重COM轻CN 老观念有待扭转
数据显示,在国内的1323家上市公司中,超过8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其中选择COM域名的614家,占总数的46.41%;选择CN域名的453家,占总数的34.24%;选择NET或没有域名的257家,占总数的19.41%。从数字上可以看到,选择COM域名的企业比选择CN域名的多12个百分点,虽然这和CN二级域名开放较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企业内部,持有“COM域名才是国际的”这种错误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种先入为主的观点使得企业在选择域名时,并没有真正从如何申请域名才能方便访问者记忆,最大限度的为企业的宣传推广带来效益这个局面出发,而是千拼万凑的去注册一个繁琐的COM域名。
专家分析,要扭转人们这种观点还需要下大力气,尤其是在农林牧渔、纺织服装、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更是如此。让人欣慰的是,电子通信、金融地产、能源电力等最近几年才开始风光无限的“弄潮儿”在域名的选择中多偏向CN域名。这事实上也反映出新兴行业对CN域名的接受程度普遍高于传统行业。值得关注的是,还有2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没有注册自己公司的域名,这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据互联网业的一位知名律师介绍,最近两年频频见诸报端的域名争议案件都反映出某些知名企业在自身品牌保护、企业宣传方面存在漏洞,这使得本来该属于本企业的域名被他人注册,最后不得不高价购回。该律师无不担忧的表示,尽管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此类事件,相关机构也制定了关于域名争议解决方案来尽力保护企业利益。但是企业自身品牌的保护和域名的使用更多的需要企业自身的重视。
问题二:域名注册五花八门 网民坦言烦不胜烦
企业注册自己的域名,建立自己的网站,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窗口”来及时地向公众传送企业情况和产品信息,达到和公众及时沟通的目的。但是记者从这1323上市公司所选择的域名中发现,无论是注册的CN域名,还是COM、NET域名,在域名注册中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公司英文名称、拼音全称类
这类域名是最受访问者欢迎的,容易记忆,和企业的英文名称或者拼音完全一致。企业网站的访问者一般最容易记住该企业的英文或者汉语拼音为名称的域名,调查发现,以这类方式注册的域名几乎只存在于CN域名体系中,而在COM域名中申请到和企业英文名称完全一致的域名实属困难,大量企业在注册COM域名时名称大多变化的面目全非。
二、股票代码类
对熟悉该企业的股民来说,对这种域名不会陌生,可是如果一个对股票一无所知的访问者,面对一串奇怪的数字,又怎能知道这是什么公司呢?
三、缩写混合类
英文混杂着股票代码或者企业拼音缩写,网民坦言根本记不住,干脆不去访问这些站点。一位负责人说,注册域名只是因为别的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既然是一个上市公司,那么更应该有吧。抱着这种心态随便注册了一个,也没有考虑到域名是否简短、有意义等因素。
问题三:注册域名一劳永逸
作为国际顶级域名的CN域名,自去年三月正式开放CN二级域名,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注册量就从17万飞跃到38万左右。可令人遗憾的是,在1323家上市公司中,除了极少数注册了自己的CN二级域名,绝大多数仍然在沿用以前繁琐的COM域名或者CN三级域名。某企业负责推广的一位经理甚至认为,“公司都已经注册了一个域名了,还有必要注册CN二级域名么?”
亦有国内知名企业不仅注册了COM、COM.CN域名,还注册了CN域名。如此一来,消费者无论输入怎样的后缀,都可以访问到该公司的主页,其品牌保护和网络推广都达到了最大功效。该企业的负责人认为,其品牌价值高达数十亿,由于域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一旦域名被他人抢注,那将给公司的业务、信誉、品牌知名度带来难以衡量的损失。
专家呼吁,只有充分合理的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来申请注册域名,才能更好地在日后的发展中被网民所熟知,从而带来业务的增长和知名度的传播。
|
|
|
|
|
|
|
|
|
|
| | | | | | | 如果您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中遇到问题,建议您首先在“常见问题”中查询解决方法; | | 如果没有找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法,您可以在“问题搜索”中进行搜索; | | 如果搜索后没有找到满意答案,您可以“在线提问”,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 |
| | | |
|